根据青岛官方的信息,近日,青岛海控金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发布竹岔岛综合开发项目酒店建设工程(设计)招标计划,将建设竹岔岛度假村和南屯酒店。
竹岔岛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东南8.5公里的海域中,由火山喷发形成,岛屿陆域面积59公顷,岛上至今还保留比较完整的火山口一座,具有独特的海岛风光和海洋风情。薛家岛古八景之一“凤凰戏珠”中的“珠”,即指竹岔岛,其周边还有脱岛、大石岛、小石岛三座岛屿,有鸳鸯洞、二郎担山、小叶朴、火山口、“神龟孵卵”等景点。如今,竹岔岛原住岛民已经搬离海岛,开启全新生活,这座小岛依旧保留着未经人工雕琢的原始风景。
竹岔岛综合开发项目分为竹岔岛度假村建设工程和南屯酒店建设工程,其中,竹岔岛度假村建设工程占地面积约89亩,规划地上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0.5万平方米,布局高端民宿、特色餐饮、海上休闲运动、康养水疗等业态。
南屯酒店建设工程占地面积约51亩,规划地上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布局宽敞的精致客房、综合码头、特色餐厅、酒吧及休闲咖啡厅、天空泳池与酒吧、SPA中心、休闲设施等业态。
竹岔岛将新建泊位,码头港池占用水域面积约2.2公顷,规划建设泊位数约13个,防波堤总长约450米,接岸透空引桥长约60米,浮码头约360平方米,堤头灯桩1座以及配套辅助建筑物180平方米等。
根据发布的招标计划,该工程估算投资19.04亿元,此次招标内容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全过程设计及相关后续服务,预计招标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3月17日。
官方定位竹岔岛:高端定制休闲度假岛
2020年12月,市海洋发展局公布了青岛市首批海上旅游活动区域。在青岛海上旅游活动区域中,竹岔岛作为唯一被划入的海岛,这个有着300余年历史的海岛渔村被寄予厚望。西海岸新区将把竹岔岛的旅游开发与金沙滩景区、唐岛湾景区相结合,形成区域优势资源互通互补,与海洋牧场的旅游相结合,做好竹岔岛、灵山岛、斋堂岛三岛之间和琅琊台临海旅游景区的海岛旅游联合区域发展。
2021年,竹岔岛岛民全部乔迁“上岸” 。
2023年6月,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峰做客“民生在线”时表示,竹岔岛已完成整体设计规划,正积极对接知名文旅企业,开展项目业态招引,打造高端旅游度假目的地。前期施工工作已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内部土建改造、北侧游客码头改造、周边配套提升等工程。下一步,将协同规划、海事等部门加快竹岔岛旅游码头、构筑物扩建提升、景观改造、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实现基础接待功能。
2023年12月,青岛市旅游品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消息,加快海岛开发建设,启动小管岛、竹岔岛码头前期工作,推动田横岛、大公岛、斋堂岛旅游设施提升,指导灵山岛争创3A级旅游景区并获评首批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
2024年1月,青岛市海上旅游工作专题会议上,明确以“高端定制休闲度假岛”定位竹岔岛。
《青岛市邮轮游艇帆船码头专项规划》
(2021-2035年)
12处帆船下水点
游艇码头规划导则
1、码头选址原则
游艇码头一般结合城市公共中心、旅游景区和居住区建设。
2、码头泊位与水深
小型游艇是目前国内外的主流船型。本次规划以不大于11米的小型游艇泊位为标准泊位,艇均水域面积120平方米,泊位水深2-5米。
3、码头规模
游艇码头按照泊位数量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对于用地用海面积受限的区域,宜设置为游艇帆船靠泊点,作为临时停靠使用。
帆船码头规划导则
帆船码头是开展大众海上帆船活动、普及帆船用地以及举办帆船体育赛事的重要场所,宜与游艇码头兼容设置,帆船码头在码头选址、泊位与水深、码头规模、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要求与游艇码头规划基本一致。
帆船下水点规划导则
帆船下水点是大众开展帆船运动的重要场所,是青岛邮轮、游艇、帆船码头体系的补充部分,具有设施简单、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为促进该市帆船运动事业的发展,在滨海公园、广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可考虑设置。帆船下水点的设施内容主要包括下水坡道和干仓,提供帆船下水服务。
码头规划建设方式指引
包括:保留提升、转型升级和规划新增三种类型。其中,保留提升是指进一步完善现有码头的各类配套服务设施,提高对邮轮游艇帆船等船只靠泊的服务水平;转型升级是指对现有码头设施进行优化提升,在经过科学合理论证的前提下,全部或局部转型发展成为邮轮游艇帆船码头;规划新增是指经科学合理论证后进行新增和建设的邮轮游艇帆船码头。